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衔霜映雪 梅花吐香
时间:2014-08-2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11名干警、不足50平米的借用办公室、5张办公桌,这是刚刚恢复建院时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民检察院。

  2007年6月16日,一场三代人盼了24年的揭幕仪式在一座新落成的大楼前举行,从此,山检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一座综合性办公办案大楼的矗立,凝聚了几代山检人不懈的追求和无悔的付出;

  一个园林式单位的构建,践行了无数山检人“以院为家”的铮铮誓言;

  一项项荣誉,见证了山检人是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敢打硬仗的队伍。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山海关检察院如一枝凌霜映雪、花香四溢的梅花,用28年的艰苦奋斗换来了今日的香气满园。

  梅花吐香,香自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中来。

  从借用年久失修的危房到庄严肃穆的办公办案大楼,山海关区人民检察院颠沛流离了24年,虽五易院址却都是借房寄住,没有一间属于自己产权的房产。

  “一辈子不盖房,逍遥自在王”,但当难得的历史机遇 摆在面前时,“两房建设”就成了这代上至院领导下至每一名干警的山检人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我院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没有任何家底,建设“两房”困难重重,但凭着艰苦奋斗和拼搏奉献精神,一班人挺身而出,不负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在上级院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6月16日,我院的“两房”建设正式破土动工。在奠基仪式上,检察长代表院党组和全体干警保证:无论在建设中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自始至终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都会用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勇气战而胜之;都会用激情燃烧的满腔热血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

  “两房”建设过程中,院领导亲自抓立项、跑手续、跑资金,从图纸设计、基建施工,到联系省、市、区各个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全都带头上阵,想尽办法,到处找人,各项费用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节省了建设资金50余万元;在日夜奔忙下,仅凭着90万元工程款和10亩土地,一栋3600平米的“两房”综合楼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已拔地而起、主体封顶;派驻工地的两名老同志,风里来、雨里去,不分节假日地全天候坚守在工地上,每到混凝土浇注等重要施工环节,都昼夜在现场监督质量……看到这一切,连乙方的项目经理和建筑公司的老总都由衷感叹:我们干了这么多工程了,这样拿公家的事比自己家的事还上心的,你们检察院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

  大楼建成后,我院党组提议创建园林式、生态型办公环境,为节约资金,干警们从家里挖出已生长十几年的银杏树、石榴、法桐、合欢、玉兰等树种,建成了“检察官纪念林”。 为节约浇灌用水,干警们在办公楼前和楼后菜地挖了两口水井,植树、绿化、锄草、打药全部自己动手,节约经费近10万元。我院厉行节约,从一度电、一升油、一张纸、一分钟电话费上算细帐,每月公开财务经费收支状况,把节省下来的经费,全部用于报销干警办案和学习费用,让干警从中感受到院党组的真心诚意和关心爱护,

  梅花吐香,香自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中来。

  我院提出“让干警快乐着、健康着、工作着、收获着”的口号,围绕培养“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精神,丰富活动载体。开展乒乓球赛、趣味运动会、远足拉练、拓展训练等活动,熔炼和谐向上、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通过“年轻干警列席检委会”、“每人讲一堂业务课”、“法律文书大家评”、“微机录入比赛”等业务竞赛活动,全面提升检察官业务水平,让干警在学中赛,在赛中学,努力培养锐意进取的“专家型”精英化检察官队伍。

  我院开拓创新,提炼出了“公正严明,坚定如山;执法为民,胸襟如海;务实清廉,严谨如关”的具有山海关地域特色的“执法文化理念”,开创出“阳光公诉”、“人文反贪”、“文明接待”、“和谐侦监”等山海关法律监督工作的独特“品牌”。 公诉干警集体捐款展开对被害人的救济,为弱势群体送去快乐和温暖;反贪干警坚持给予犯罪嫌疑人人格的尊重、人文的关怀,起到了教化心灵、促进悔罪的良好效果;侦监干警积极探索“七天三步走”的捕前和解机制,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控申干警积极实施受理、分流、办理、答复一站式接待机制,开通化解社会矛盾的“绿色通道”;预防部门延伸工作触角,创造了在农村新民居工程中建立工作站、在党校成立教育基地、在政府采购中实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准入制度、将预防职务犯罪的活动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等四项“全省首创”。

  我院积极探索管理新思路,在业务管理上,建立起规范执行、督导考评、激励奖惩“三大机制”;干部管理上,实行全面竞岗轮岗的选贤任能机制;人员使用上,对新入院干警探索实行“ABC”三岗制,盘活有限警力,为新人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我院致力于“建立一个幸福的班子,打造一支和谐的团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提倡快乐工作,追求友情发展。坚持检察长与值班干警共度除夕、班子成员新年第一个工作日迎接干警上班、为每位干警过生日、为干警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健康档案等具有山检特色的给予干警人文关怀的优良传统,激发干警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队伍的凝聚力。

  梅花吐香,香自执法为民,廉政勤政中来。

  一直以来,我院以执法为民和服务大局为抓手,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践行“执法为民”的理念,防止大局小局化、服务非法化、服务失职化、司法畸形化。

  开展“法律服务进农家,民生问题大调查”活动,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深入企业、校园、社区、乡村进行法制宣传,将法律知识带到田间地头。完善涉检信访工作机制,健全落实首办责任制和领导接访、下访、巡防制度,把社会矛盾化解细化到办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深化检务公开,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高运用法律政策化解矛盾纠纷、增进社会和谐的水平。提高对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水平。我院干警牢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职业使命,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2010年,我院对王久成等12名赴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出国务工人员讨薪案件的抗诉,使12名出国务工人员拿到了拖欠七年之久的工资及利息26万元。

  清正廉洁是人民群众对政法干警的基本道德期盼,我院积极搭建廉政文化平台,做到“十个一”,即:每年举办一次“廉政文化书画展”、每年制作一张“纪念光盘”、每年举办一次廉政文化知识竞赛、每月编辑下发一期《清风明镜》专刊、每月敲一次“警钟”、每星期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每个部门都有一个“廉政文化学习园地”、每人办公桌上放置一块“廉政桌牌”、每人签订一份《廉洁自律承诺书》、树立一个廉政典型。我院努力使廉政文化贴近生活、贴近干警,在走廊内干警亲自动手创建了“廉政文化长廊”,楼梯内匠心打造了“廉政文化台阶”,机关院内摆放了精心镌刻的“廉”“勤” 等内容的大大小小八块廉政文化石,从细微之处着手,见缝插针,营造廉政文化的浓厚氛围。我院28年来无干警违法违纪。

  梅花吐香,香自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中来。

  知艰苦才懂得要奋斗。我院注重引导干警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牢记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党组的带领下,全院干警在工作之余亲自动手,手推肩扛,在楼后面不规整的沿河地块开垦出两亩“检察菜园”,作为牢记“两个务必”光荣传统的教育实践基地。干警自己从家中拿来菜籽、秧苗,亲自播种、亲自管理、亲自采摘,在汗滴禾下土的劳动中体会了“衣食父母”的艰辛,体味了艰苦奋斗的真正内涵。

  我院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前辈的努力和付出。2009年,我院举办了以“薪火相传26年,共庆祖国六十华诞”为主题的大型系列活动,请建院以来的五位老检察长“回家”,回顾创业历程,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传统。

  几代人的不懈奋斗,铸就了山检的辉煌。2011年,我院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基层职业化建设现场会观摩点,向全省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年底我院又在全省基层院建设样板单位评估考核中取得93分的好成绩。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先进检察院、河北省模范检察院、全国检察机关计财装备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园林单位、河北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秦皇岛市文明单位、全市十佳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全市政法系统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政法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国家、省市表彰奖励十余项。在仅有四十几名干警的基层小院里,先后培养出1名奥运会火炬手、3名“全省十佳公诉人”和省院一等功荣立者、“秦皇岛市劳动模范”、 全市检察系统“业务尖子”、“优秀办案人”等一批先进典型。

  风正潮平,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山检人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锐意进取、奋发图强,用赤诚铸就辉煌,用忠诚编织梦想,以更加瑰丽的雄姿屹立在渤海之滨、长城之首。

聚焦民法典
机关党建